走在十字路口的IPv6:从“能用”到“好用”

慧聪通信网 2021-06-28 10:40 来源:通信产业网作者:赵妍

【慧聪通信网】“我国IPv6网络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在近日举办的“2020-2021全球IPv6发展与展望研讨会”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闻库表示,下一步不仅仅要能用IPv6,还要好用,更要爱用。

如何实现这一跨越?在基础网络之上,需要应用侧发力,有更多新的业态模式,为互联网发展开拓新的蓝海。

规模部署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以来,政府部门、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等积极响应,IPv6的规模部署取得了积极进展。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骨干网。截至今年4月,中国IPv6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5.15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达到52.1%。

在基础设施方面,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全部支持IPv6。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网络改造,LTE网络和固定网络IPv6升级改造全面完成,骨干直联点实现IPv6互联互通,基础电信企业IDC全面完成IPv6升级改造。

应用基础设施方面,数据中心、云产品、内容分发也初步具备全国全网IPv6的支持服务能力,用户数量和用户使用量取得不菲的成效。

中国电信为代表的运营商在技术标准、网络建设、应用示范和产业部署方面输出了诸多成果,取得了新的突破。

中国电信在全面推动基础设施的IPv6改造,实现固定网络、移动网络、IDC和云全部支持IPv6的基础上,持续深化IPv6技术创新,成功开展基于纯IPv6的5G组网试验,开拓了运营商网络从双站到单站演进的首例探索。推进SRv6在城域网、骨干网和移动承载等多个场景的试点和部署,基本实现了SRv6全部覆盖。在生态建设上,中国电信为100多家大型单位提供IPv6改造的解决方案,为数百家行业客户开通IPv6的互联网专线。在多地为Top100的互联网客户提供数据中心IPv6服务。

广阔发展空间

当前,在云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持续加速推动IPv6发展时不我待。从技术演进的角度看,IP协议正加速从IPv4向IPv6转型升级,SRv6、BER6、APN6等基于IPv6的新技术将有力促进通信网络的简洁化和智能化,并加快向IPv6单站网络演进。

从应用规模看,全球头部互联网企业及服务提供商加快推进各类应用由IPv4向IPv6的迁移进程。数据显示,全球ALEX排名Top1000的网站中,IPv6的支持率已经达到了30%,并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从人人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转型升级为IPv6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13.5亿户,普及率达到95.5%,已接近饱和,未来将走向存量市场,而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井喷期,新的连接将成为下一个即将爆发的连接红利。IPv6作为云网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通过拥有海量的地址优势,为万物智联提供了信息传递的循环系统。而且利用新的技术协议,成为打通云和网的直通车。

未来如何走?

推动IPv6规模部署不仅是构建一个更扁平、更高效、更安全的互联网基础,也是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生态的全面升级,它将深刻地影响未来的信息技术、产业和应用的创新发展。全球IPv6论坛副主席刘东表示,我们倡议全产业链拥抱IPv6,在参与IPv6的最佳实践中做贡献。

加速利用数字生态向IPv6升级带动IPv6用户规模和流量的双提升,使基于IPv6的互联网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高效利用。总结领先经验,形成完备的IPv6互联网生态体系。

“从网络侧来看,IPv6已经全面升级。应用侧还需要进一步推动,主要是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李正茂对《通信产业报》全媒体记者表示,对互联网内容提供商而言,他们是在他们的平台和向用户提供的服务方面升级转化为IPv6,这个部分相对滞后,但下一步会赶上来。

除了生态和应用侧的发力外,在5G移动网络、新兴智慧城市物联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率先使用IPv6,构建以IPv6为核心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加速IPv6的融合发展。

在技术创新上,不断推动纯IPv6以及SRv6为代表的新技术标准、设备、解决方案的快速应用,推动国际开放合作,探索基于IPv6衍生的新技术创新,发掘创新产品模式。

李正茂表示,IPv6在中国以及全球得到快速发展,正如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谈到的,它是一项能够造福全人类的技术。中国积极投入和参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且我们完全有可能在技术上和规模应用上进一步走在世界的前列,为IPv6做出更大的贡献,贡献中国的智慧和方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