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5G R16标准验证:中国产业链加快5G新技术落地
【慧聪通信网】(计育青/文)2020年7月,5G第一个演进版本R16标准宣告冻结。与R15版本相比,R16增加了很多技术特性,使5G第一次全面实现了 大带宽、广连接、低时延三大特性,为5G物联网的发展打好了基础。从技术标准到商用产品落地,中间需要经过大量研发和验证工作,从而确保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这个方面,中国企业走在了前面。
近日,展锐宣布与中国联通合作完成了全球首次基于3GPP R16标准的eMBB+uRLLC+IIoT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工业物联网)端到端业务验证,测试了R16协议互通、1微秒高精度授时、5G行业局域网等物联网技术特性。此次业务验证,是5G R16标准迈向商用的重要里程碑。
据展锐高级副总裁夏晓菲介绍,在与中国联通合作完成的R16标准验证工作中,双方采用了业界首个支持5G R16 Ready的展锐唐古拉V516芯片,与工业领域的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了R16 5G高精度授时特性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目前业界提供的技术方案已经能够满足机械控制等场景对高精度授时的要求,为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夏晓菲告诉记者,展锐唐古拉V516平台能够很好地支持eMBB+uRLLC+IioT关键特性,可以用于工业物联场景下的差动保护、高精度机器协作,以及工业局域网等应用。
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院院长、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海锋表示,5G R16标准的诸多特性对5G拓展工业应用非常关键。比如1微秒级别的时间同步能力,低至1毫秒的空口时延、5毫秒以内的端到端时延,以及对工业级时延敏感网络的支持,可以有效支持智能制造4.0、电网高度自动化管理等场景应用。在此次验证中展锐唐古拉V516平台表现优异,预示着5G R16标准距离商用落地非常接近了。
为5G工业应用铺平道路
近几年来,全球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建设5G网络,中国的投资力度、建设规模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不过在这个时期,5G建设的重点始终是“筑路”,也就是把道路拓宽、让数据更顺畅地流动起来,至于应用场景,很少能脱离消费电子领域。夏晓菲表示,只有在R16标准冻结、相应的终端落地,5G才能真正进入高速发展期,人们关注的工业制造、自动驾驶、医疗、智慧交通等应用,乃至整个产业物联网,也将迎来蓬勃发展阶段。
陈海锋认为,从R15标准到R16标准,实现了5G从“能用”到“好用”的升级,是5G商用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R16不仅增强了5G对各垂直行业的支持能力,还兼顾了成本、效率、效能的因素,使通信基础设施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益。”陈海锋说。
R16标准的一个核心特性是所谓“低延时、高可靠”,能够使端到端时延最低降到接近5毫秒。夏晓菲强调,这个指标意义重大,在达到这个标准之前,5G很难在精度要求高的工业制造、智能电网等领域投入应用。R16标准中还定义了5G专网,基于这种技术可以帮助企业部署专有的5G网络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企业客户对数据和信息安全的顾虑。
优先开发、提前部署
据夏晓菲介绍,5G R16标准涉及到的特性非常多,这些特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全部落地。针对目前发展较快的5G行业应用需求,展锐与中国联通选择了业界急需的部分5G特性,推出了基于展锐唐古拉V516平台的一系列技术方案,致力于实现优先开发、提前部署。
中国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事业部首席产品官李凯告诉记者,中国联通与展锐保持有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在2020年4月一起推出了雁飞CaT1模组,在去年5月联合发布了业界首款千元级5G CPE方案。在2020年9月的CaT1芯片集采工作中,展讯独家中标500万套。2021年5月,中国联通基于展锐芯片发布了雁飞5G模组,为5G行业应用提供了一个超高性价比的方案。
展锐之所以能在5G R16标准冻结后第一时间推出芯片、合作完成相关验证,与其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密不可分。夏晓菲告诉记者,展锐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5G相关的标准开发,并为R16标准贡献了多个提案,提案数量位居前十。展锐重点参与的课题包括低延时、高可靠、工业物联网等,因此展锐始终准确把握着R16标准及其后续的发展方向,在标准冻结后率先推出相应的产品。
随着5G标准的持续演进,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和格局也在不断演变。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展锐等专注研发创新、积极进取的企业,中国5G产业一直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同时也为5G的商用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