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澎湃“数”动能,助力“智”生长
【慧聪通信网】(一飞/文)伴随着5G网络的规模商用,5G应用也进入了迭代发展期,虽然还有生态构建、商业模式等挑战需要面对,但创新方向日渐清晰。
8月3日,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以线上的方式出席并做了《澎湃“数”动能,助力“智”生长》的主题发言,分享中兴通讯结合与产业、行业和生态伙伴两年多的实践,并提炼三大应用创新方向和四大数字基座创新发展方向。
崔丽指出,中兴通讯三大应用创新方向包括“围绕人,拓展感控边界”、“围绕物,降本提效增质”、“面向全域,高效有序、对抗熵增”;数字基座则在“固网”、“拓云”、“用数赋智”、“兴业”等方面创新突破,持续增强,助力实时强交互、应用敏捷创新、资源效率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兴通讯持续倡导产业和生态伙伴建立更深层次的原子能力合作,携手向阳生长。
以下为发言内容:
很荣幸受邀参会,用数字化的方式来做这次分享,我分享的题目是《澎湃“数”动能,助力“智”生长》。中兴通讯真诚希望通过产业和生态伙伴的共同努力,持续创新突破,夯实数字基座,积蓄势能和动能,加速赋能社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未来已来,5G应用创新有规可循
时光飞逝,转眼间5G商用已经两年多的时间,中国已经有超过90万的5G基站在运行,它们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超高清、深沉浸和强交互的全新体验,也正逐步渗透至千行百业,赋能其数智化转型升级。中兴通讯携手全球90余个运营商、500多个合作伙伴开展了广泛的5G创新应用探索,形成了大量行业创新应用用例。云南神火铝业、鞍山钢铁、泰国AIS的智慧制造;南方电网无人巡检、配电差动保护等智慧电网;天津港、盐田港、比利时等智慧港口;广东地铁高铁公交等智慧交通;奥地利的智慧养蜂等等,我们欣喜地看到泛5G等新型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5G应用尚处于创新孵化和迭代发展期,大家也习惯按照客户类型分为To C和To B,尤其是To B的应用明显体现出碎片化的特征。所以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视角来归类,找寻规律,也就是“人”、“物”和“整体”。
无论是To C还是To B,首先, 以人为主体的场景,如个人娱乐,家庭健康,以及5G+AR/VR用在工业领域等等。这类的场景要求不仅从现实延伸到虚拟,未来还会从视觉到触觉 ,更要实现强交互,实现真正的天涯比邻身临其境;
其次,是以物为主体的场景,泛5G能让各企业的运转能够降本、增效、提质,真正服务于兴业、惠民、善政;
第三,关于整体,关注高效有序并能够对抗熵增,也就是让各组织之间更好的协同,社会资源整体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终为始,构建“数字驱动”的智慧体
价值为本,聚焦“场景驱动”灵活演进
当然,今天的这些创新应用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但的确与机遇并行的还有一系列挑战,如生态构建、规模效益和商业模式等问题。所以,对于泛5G创新的未来发展,首先,我们建议以终为始,以构建“数字驱动”的智慧体为愿景和目标,其次,在路径上,则建议价值为本,聚焦“场景驱动”通过快速迭代,实现灵活演进。
以终为始来看,如果我们希望构筑数字时代的高楼大厦,融合了“网、云、数、智”技术的数字基座则是支撑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地基。“网”可以实现万物链接、信息交互;“云”提供了随时随地的算力供给,支持各类数字化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各类数据贯通,乃至形成一个与物理世界对应的数字孪生;而人工智能技术,则在此基础上,可实现全面的高维感知、分析和决策。“网、云、数、智”技术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做为数字基座,为数字化转型赋能,支撑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数字治理所需的各类应用。
而如何逐步构筑这样强大的数字基座,我希望从“固网”、“拓云”“用数赋智”和“兴业”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固网”,5G网络是基础,应该从差异化体验和极致效率两个维度持续创新。获得市场成功的根本,是需要让最终客户感受到相对于之前云网能力的真正差异化体验。尤其针对行业应用, 5G的上行增强、低时延高可靠、通过小颗粒硬切片实现的安全隔离、更高可用性的设计,都可以更好的支持企业应用,尤其是生产域的应用拓展。而从网络运营来看,则不断需要在频谱效率、能源效率和运营效率等提升方面持续创新突破,这些对于运营商降本提效,以及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而由于技术快速更新和融合发展,最底层的芯片、算法和架构就成为持续在差异化体验和极致效率方面形成创新突破的源动力。
其次是“拓云”。由于行业应用向生产域的深度拓展,基于海量数据、超低时延、数据安全等需求驱动,边缘将成为创新孵化和应用的主战场,低成本起步、敏捷部署是核心。
在敏捷边缘部署支持上:硬件层面,从现场网关、嵌入式单板、一体化柜到全系列服务器的资源池,轻量起步,按需扩展;软件层面,TCF云底座通过轻量化、Neo硬件加速等进一步强化技术服务层,激活全网算力。另外,对于行业而言,边缘资源效率和快速创新也非常重要,我们主张“全解耦”、“双循环”和“深优化”。
“全解耦”希望在云的角度进一步深化解耦,水平解耦深化体现在小颗粒组件化,垂直解耦则重点在进一步将PaaS层的技术服务层和通用业务层解耦。
基于此则可以构筑“双循环”,一方面,技术服务层与底层资源循环优化,持续提升基础设施资源效率和上层应用协同效率,从而更好的保障资源受限的边缘场景的应用效果;另一方面,通用业务层则可以与场景应用创新循环迭代,通用业务层的低代码架构向上可以赋能上层业务开发,同时场景应用则向下实现业务核心公共逻辑及算法的沉淀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定制化和规模化之间的冲突。
“深优化”则聚焦多模态融合,降低无效冗余开销,并通过定制化通用硬件,实现基础设施在不同类型应用中的最佳效率。
第三,“用数赋智”。在行业转型升级中,大数据+AI中台需要实现数据的统一、基于数据高效的应用开发、云端协同智能、以及对各种异构计算环境的适配。从我们的实践总结出来,中台需要5个基础能力,即数据治理、低代码建模工具、自动分布式训练系统、推理加速工具以及大量开箱即用的模型能力,同时支持端、云、联邦三种应用模式部署。通过这样的大数据+AI中台,我们就可以更加快速的落地应用,来实现数字生活、使能数字经济、完善数字治理。
结合之前提及的“固网”、“拓云”、“用数赋智”,“兴业”水到渠成。精准云网以行业应用场景为中心,以分布式的精准云和确定性的精准网,实现云随需生、网随云动,为行业客户提供简单、便捷、经济的云网融合的定制方案,加速转型升级;赋能平台则将通用的核心技术能力形成的积木式组件库,作为平台赋能行业客户和生态伙伴,降低技术门槛,助力上层应用的创新孵化和生态构建。
展望未来,产业和生态需要更细的专业协同。我们主张原子能力开放,强强链接,高效协同,构筑数智热带雨林,实现共生、共智、共赢。具体到中兴通讯而言,我们无论在芯片、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底层能力,还是在有线、无线、算力设施和终端的端到端ICT产品能力, 以及AI、数据和视频等组件能力、5G应用创新等方面,我们都愿意将自身各种能力开放给产业和生态伙伴,大家一起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