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的这十年

慧聪通信网 2022-06-15 09:11 来源:飞象网

【慧聪通信网】昨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八场,主要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

这十年来,我国迎来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信通信业:从3G到5G的跨越 光进铜退的历史性时刻

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表示,这十年信息通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日益凸显,为加快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移动通信从3G普及到5G商用。其中4G基站规模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5G基站数达到161.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4亿户。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技术实力增强了:实现了从“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我国企业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达到38.2%。

固网宽带历史性完成“光进铜退”改造工程,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百兆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从无到有,占比达到93.4%,千兆用户数突破了5000万。另外,我国还历史性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宽带”,中小学校通宽带比例从25%提高到100%,远程医疗覆盖所有的脱贫县。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同时也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光通信产业体系,光通信设备、光模块器件、光纤光缆等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涌现出一批全球领军企业。

提速降费也是这十年来一直在实施的,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提高了近40倍,移动网络单位流量的平均资费降幅超过95%。

这十年互联网应用全面普及,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达到527万亿元,新经济形态创造超过2000万个灵活就业岗位,5G行业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这十年的互联网甚至改变了我们的很多生活和消费习惯。

当然,电信网络诈骗等热点难点问题也得到有效治理,垃圾短信用户投诉量降至历史最低。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工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初步形成,网络安全产业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逐步建立,企业经营合规性、行业生态开放度和用户满意度都明显提升。

个人信息保护:强化应用程序关键责任链的管理 进一步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体系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各种在线应用和服务日益丰富,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韩夏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深入贯彻《个人信息保护法》,综合应用法律规范、行政监管、技术支撑、社会共治等手段,个人信息保护得到有效加强:

一是主动适应技术发展变化,及时研究健全法规制度体系。2013年,工信部出台了国内第一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部门规章,也就是《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去年又组织起草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目前,工信部正在对2013年出台的《规定》进行修订,强化应用程序关键责任链的管理,进一步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体系。

二是以群众关切为重点,加强电信和互联网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突出问题的治理。连续组织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累计通报、下架违法违规APP近3000款,APP侵害用户权益的违规行为得到有力遏制。后续我们将围绕“全流程、全链条、全主体”监管,实现对各类终端、应用商店、软件开发工具SDK等关键环节和在架的APP的全覆盖,全方位保护用户权益。

三是以深化科技为手段,加快提升治理能力。组织建设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累计完成322万款APP的检测。下一步,将打造面向移动互联网程序的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提升自动化检测、大数据分析、监测预警、认证签名和公共服务能力,为行业治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四是以协同共治为方向,营造良好的治理环境。工信部与各有关部门加强协同,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形成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用户参与的共治格局。

“今后工信部将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参照国际成功做法,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合规水平,营造安全、健康、有序的信息通信应用环境。”韩夏说。

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 标识解析体系已完成夯基架梁

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取得了长足进展;支撑融合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融合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其中在工业互联网发展方面,我国加快建设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

截至目前,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标识解析体系已经完成夯基架梁,五大国家顶级节点稳定运行,二级节点基本实现全国省级地区全覆盖。培育较大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可以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打造了与制造业发展阶段相匹配、“补课、提升、创新”相并行的“中国方案”。

集成电路:致力于打造全球紧密合作的产业链、供应链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中国是全球重要的集成电路市场。近年来,在内外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集成电路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增强,2021年全行业销售额首次突破了万亿元。2018至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7%,是同期全球增速的三倍多。

“中国政府一直秉承开放发展的原则,致力于打造全球紧密合作的产业链、供应链。2020年,我国出台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所有政策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徐晓兰说,“我们欢迎全球集成电路企业来华建设研发、生产和运营中心,鼓励更多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队伍来华发展,共享市场需求增长带来的发展红利。我们将着力做好政策落实工作,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务实深化国际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过去十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一路高歌猛进,市场规模屡创新高。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这体现在四个方面:从产销规模看,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大幅攀升到今年5月底的1108万辆。自2015年起,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从技术水平角度看,行业企业掌握了基于正向开发的底层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相比2012年提高了1.3倍,价格下降了80%;从企业品牌情况看,2021年全球十大新能源汽车畅销车型中,中国品牌占据六款。动力电池出货量前十的企业当中,我国企业占有六席;从配套环境看,截至去年底,我们累计建成充电桩261.7万个,换电站1298座,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充换电网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辛国斌说。回顾这十年的发展,概括起来也是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战略引领,协同推进。2012年以来,我们立足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期、发展期的实际,先后出台了两个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来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第一个规划期是2012年到2020年,第二个规划期是2021年到2035年。国务院建立了由工信部牵头,20个部门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来共同研究推动产业发展。

第二,完善政策,培育市场。国家、地方先后推出了600多项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涵盖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安全监管等多个方面。比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不限行、不限购,使用专用号牌,这些措施都有力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形成。

第三,企业主体,创新突破。我们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组建了动力电池和智能网联汽车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是我们的第一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上下游企业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商业模式,形成产业发展强大的内生动力。

第四,开放合作,规范发展。有序推进汽车产业对外开放,搭建多双边交流合作平台,比如中欧、中日、中英交流合作平台。一批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落地国内生产运营,同时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投资审批和生产准入管理制度,来引导和规范产业有序发展。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部分关键技术、支撑保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辛国斌补充道,“下一步,我们将尽快研究予以解决,比如要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延续政策,这个政策是到今年年底结束,现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是否延续这个政策。同时,我们还将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加大新体系电池、车用操作系统等的攻关突破,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还要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安全监管。只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这个产业才能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