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手机:新战场or商业新鼓吹?
【慧聪通信网】在5.17电信日,中国移动联合华为发布了旗下“新品手机”,和常规购买的实体手机不同,中国移动发布的是一台“云手机”。中国移动在“数字惠民计划”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中国移动云手机”。该虚拟手机将操作系统、存储、计算、渲染以及应用运行在云端,用户侧通过一部“入门级”实体手机,借助5G网络远程操控,便可获得远超实体手机自身算力、存储等硬件局限的数字生活体验,让“千元机”媲美“旗舰机”。也就是说,云手机充分调动了5G、算力网络,以及其他数字服务能力,是对运营商数字基础设施及数字服务能力的充分释放,不失为5G时代的标志性应用。该手机将手机硬件性能全部放在云端,手机的一切都可以自定义,处理器、内存、闪存等等硬件配置都可以。
初解“云手机”
中国移动近年其来宣称打造以“5G+算力网络+能力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构建起了一套“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云手机或是推动其“云+算力”战略从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到商用规模放大的重要一步。
从用户端来看,购买的实体手机一旦性能不够用,存储容量匮乏等等其他原因,更多只能通过更换手机来实现,成本较高。但是云手机就无需顾虑以上的问题,算力、配置、存储容量随心换,这确实在某些方面带来好处——假如云手机在这方面的操作足够便利的话。但老年用户好像都不太明白这些新玩法,更有不少用户不习惯将信息存于云端。
当然,不可否认云手机看似游戏用户以更低门槛的新玩法——如果游戏操作简单的话。据IT之家测试发现,该云手机配置较高,可以流畅游玩《原神》,延迟仅有11ms,但是没有键盘映射,据说游玩体验不佳。下载游戏的过程中,网速也是比较高的,下载速度可达28MB/s。
小编则存在更多的疑问,用户如果不是5G手机当然也无法快速调用云端算力性能;并且,在使用高端游戏的时候,调用云端能力的同时也可能会因为渲染等需求更多调用网络流量。再如,用户可以调用云端的高质量图片(不考虑版权等问题),但用户自己拍照时的像素等能力恐怕还是得需要本地手机的性能。当然,较高的像素能力以及一定的AI摄像能力基本成为新手机的标配,倒是不必纠结于此。所以,云手机肯定不能代替大众用户手中的实体机,它更多指基于云计算端服务的实体手机延伸。特别是对很多大众用户,作为随身的手机早已成为常规炫耀品之一,其性能及外观都是重要的比较对象。
此外,对手机商来说,云手机大大降低了手机性能门槛,难道要将手机打回诺基亚时代?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云手机早有历史
事实上,云手机在业内并非新概念。2020年,在新基建的推动下,5G SA、AI、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了云手机这一5G终端新形态。在2020年11月举办的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电信便在行业正式商用的5G云终端——天翼1号。天翼1号手机搭载了紫光展锐虎贲T7510 5G芯片(性能大致与高通骁龙710相当)。天翼1号还配备6.517英寸HD+的水滴屏,后置指纹识别,采用4GB+64GB配置,内置5100mAh电池,运行AndroidP系统。拍照方面,后置三摄分别为1300万(主摄)+200万(景深)+200万(微距),前置则为800万像素。而其的999元定价,在体现“云手机”理念同时也让行业震惊一时。其后,中国电信又迅速推出第二代5G云手机天翼1号2021(海信通信OEM)。该手机在体验、工艺、配置以及云端应用上实现了全面升级。影像方面,天翼1号2021后置4800万像素主摄+超广角+景深三摄组合,这可说是主流的配置。当时其128GB版在京东售价为1399元,而64GB版初期仅为1199元。而当然,在2021年的5G起步关键时期为了推动这些用户体验真实5G,电信运营商必须通过定制手机的亲民价格加强推动用户迁移/升级,尤其是使用真5G手机。中国电信更期望通过“云手机”展示其云网融合战略。
但从后期情况看,云手机概念虽然不再陌生,(从公开搜索看)提供云手机应用功能的服务商也不仅限于电信运营商,还有雷电云手机、贪玩游戏盒云手机、红手指云手机、百度云手机等。但中国电信早在2020年就启动云手机服务并未在运营商领域成为一种流行。相反,倒是如华为手机、小米手机这样的厂商经常推动用户使用其云服务。因为每个主流手机在硬件之外,都力图通过其操作系统捆绑特定应用——尤其是一整套云端服务,并成为各种应用发布的重要渠道,这与目前智能电视有类似之处。
所以,云手机降低的是旗舰型手机的算力能力、存储能力等,运营商的5G网络依然是云手机应用的基础,它更不能取代用户自身手机的本地性能。在与手机商的PK中,运营商也未有独特优势。
云手机与算力网络
不过,云手机概念更多将电信领域的网络能力与“云+算力”竞争结合起来,或基于捆绑应用做文章。这里想强调的是,行业一直以来宣传的“云、网、边、端”融合趋势,强调的正是各端之间的相互动态均衡的过程。即使在网络端和终端之外,边缘计算的思想在今年也一直深入到各行各业的应用计算之中。
另一方面,在新基建与“东数西算”等政策推进下,“云+算力”服务正在成为电信领域的核心战场,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云服务收入在2022年都取得翻番以上增长。其中作为云计算领先者,中国电信高举云改数转战略,其天翼云经营收入已经进入市场前三,天翼云4.0算力网络分发平台“息壤”入选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参考《三大运营商财报背后你必须知道的7件事?》)。这其中相对落后的中国联通则在5月初披露,公司与腾讯共同出资设立的云宙时代已于4月低成,双方将壮大CDN、边缘计算产业链,为数字政府、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新一代CDN以及边缘计算服务。
不过,总体来说,在数字中国背景下,对运营商来说,“云+算力”更大的前景应是在行业性(非个人性)智能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强调信息与网络安全的政策背景下,并考虑到国资云的议题,作为国家队的三大运营商也不同程度地强调了云计算下沉、边缘云、算力网络布局、安全云、信创云以及AI等议题,都在努力、标榜成为数字中国的核心底座。所以,同样在5.17电信日,中国电信以行业智能化为目标发布了“基础算力+算力连接+算法模型+算力安全”的一体化算力套餐,为客户提供全系列、标准化、一站购齐、便捷交付的算力服务产品。也就是说,中国电信的云网融合战略已经成为新的算网融合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