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丨一个崭新的智能物联2.0时代开启
【慧聪通信网】2023年正在接近尾声,这一年我们看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万物智联的时代正加速到来。目前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已超过23亿,并且随着“物超人”时代的到来,智能物联AIoT的发展正从1.0时代迈入2.0时代。
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已超23亿
物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更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对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有着重要意义。伴随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以及技术逐渐成熟,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愈发强劲,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今年是《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第三年。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末,三大运营商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3.1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6772万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比重达57.3%。目前,我国代表“物”的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已经超过代表“人”的移动电话用户数,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物超人”的国家。并且GSMA预计,到2030年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35亿,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二。
与此同时,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7%,成为拉动通信行业增长的生力军。这意味着,移动网络已从过去的服务人和信息消费,发展到如今的服务千行百业,万物智能互联的世界将逐步成为现实。
物联网应用“多点开花”
近年来,我国在物联网基础建设、产业应用、创新发展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物联网技术普遍应用于工业制造、农业生产、交通、医疗和民生等领域,不断创造出新业态、新模式、新市场,有力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转型。
日前,我国物联网十大科技进展成果发布,其中不少应用已经落地,正在悄然改变生产生活。例如:低空智联网理论技术创新及长江南京段示范应用。长江低空智联网是中国第一个投入实用的低空智联网,通过先行创建空天地海一体化水上大交管低空智联网体系,更好服务国家“长江战略”。首创完成了全国首个98公里300米以下空域的3.5Ghz频段5G低空智联网全覆盖,解决了低空空域监管难、飞行作业难、网络覆盖难等行业痛点。目前,长江南京段已经建成了全国首个5G低空智联网,并叠加光通信、卫星、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网络和平台体系。未来,随着低空智联网全覆盖,即使在没有地面基站的无人区,当无人机载着无人基站升空后,5公里内都可以辐射到。这一技术将运用于无固定基站地区和更多的大江大河、我国近海低空领域。
还有,华为“Wi-Fi网联无源RFID分布式读写系统”,创新提出了一种收发分离的UHF RFID读写架构方案,实现了一种UHF RFID分布式读写网络化方案,读写距离可达30米,大大降低组网成本,并与园区Wi-Fi融合,进一步实现工程建网成本降低。实现“0线改、0工时投入、0漏检、高精定位”UHF RFID的网络化读写通信。
近两年,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信息技术 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的“多模态”、“呈现攻击检测”和“测试方法”3项国家标准实现了自主生物特征识别在人工智能领域算法的原始创新,促进了移动设备技术和应用集成问题的解决,同时完成了ISO/IEC 和IEEE共计5项国际标准的转化,实现自主制定标准引领国际标准。该进展广泛应用于政务、交通、金融、互联网等国计民生领域,助力移动支付、商户数字化升级。该进展促进了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网络可信身份战略的实施。
此外,美的自主研发包括芯片、模组和AI算法边端部署工具链Aidget等在内的全栈解决方案,解决了AI算法在算力资源受限的IoT边端设备大规模落地难题,实现了IoT边端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创新突破,推动产业向智能化方向全面升级。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此前在2023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表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快物联网在制造业、农业、建筑、能源等重点领域应用部署,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解决方案和应用标杆,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降本转型和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