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出台滨城多点发力示范引领智慧城市建设

慧聪通信网 2022-01-06 09:57 来源:网信滨海

【慧聪通信网】《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出台。到2025年,智慧天津将实现数字基础支撑、生产生活方式、城市运行态势、产业发展模式、试点创新应用的全面优化创新。

围绕智慧天津定位

搭建“1+5+3”总体架构

《规划》提出,围绕智慧天津的总体定位,搭建“1+5+3”的总体架构。“1”即一条主线:建设高水平“数字天津”,打造全国智慧低碳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5”即五大任务体系:一是“数通全域,夯实智能互联新基建”,夯实新型基础设施,搭建共性支撑平台,为全市智慧化建设赋能;二是“数惠京畿,塑造生活服务新模式”,推进城市智能化运行,打造精细化城市治理体系;三是“数治津城,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高水平的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打造普惠舒适的人居环境和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四是“数燃经济,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提高主导产业智能化水平,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推动天津经济转型发展;五是“数铸发展,打造创新示范策源地”,打造天津特色化试点示范、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和数据要素市场,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本市智能化水平。“3”即三大支撑体系,分别是建设运营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为智慧天津建设全方位保驾护航。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新区先行一步大有作为

《规划》提出,依托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产业优势,构建超算资源算力供给体系,提供多层次智能算力服务,开展基础软硬件应用适配和示范推广工作。构建区块链服务平台,优先开展数字金融、商品溯源、产权保护等领域的示范应用,重点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电子商务、跨境贸易及电子交易等领域的区块链应用,重塑可信体系。强化京津冀政务服务协同,优化办事方式流程,通过“津心办”平台,推动跨区域的电子亮证、在线核验、在线提交、智能感知等,实现“掌上办、指尖办”。加快滨海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建设,集中推广一批引领性、前瞻性能源互联网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

《规划》提出,以“中国信创谷”为载体,创建中国软件名城,打造部市共建的信创产业基地,形成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信创产业空间布局,创新信创产业发展“天津模式”。高水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聚焦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超脑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开展人工智能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战略研究。推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做强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等海洋经济优势产业链,提升数字经济“两谷两园两区”(中国信创谷、北方声谷、河西区数字经济主题园、武清区大数据主题园)服务效能,构建数字经济新增长极。

《规划》还提出,建设智慧港口,充分把握智慧化引领未来港口发展的大方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应用,深化5G技术在大型装卸设备远程操控、港口自动驾驶等方面应用示范。加快实施天津港北疆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天津港绿色智慧专业化码头科技示范工程。推广应用集装箱进口提货单电子化平台,实现港口集装箱主要业务单证无纸化。搭建天津港智慧物流平台,提供线上订舱、全程物流跟踪等便捷服务。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港口生产和物流中的应用。通过陆海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污染防治、推进清洁生产等措施,推动绿色港口建设。

优化城市运行态势

提升民生服务水平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海河柳林“设计之都”、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等区域作为智慧城市试点示范,推进5G全域示范应用,打造智慧化融合场景,创新数字经济建设模式,全面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城市样板间。以示范城区为载体,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实现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融合,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大数据示范应用。全面提升智慧成果市民体验度,打造超级应用程序(APP),创新政务服务应用和生活服务模式,拓展“政府+居民”双向互动渠道。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促进产学研用创新主体共创共享。

继续深化人工智能应用,以天津港无人驾驶电动集装箱卡车示范运行、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交通C-V2X车路协同、高清晰三维成像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等示范应用为突破,稳步推进人工智能场景需求、产品和技术发布,重点解决人工智能示范应用中供需信息不对称、对接渠道不畅的问题。吸引一批国内人工智能龙头企业来津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